搬家的第一年,Mango B 正適應新學校,開展她的 Y4,Mango Ma 不願再為她添加壓力,便打消了入讀主日學的念頭。搬家後一年,Mango Ma 曾嘗試為當時就讀 Y5 的 Mango B 安排主日學,唯當時發現報名期已過,需要等下一學年才能參加,我們也就欣然接受,繼續懶惰。直到今年已屆 Y6,Mango Ma 自愧地覺得不能再拖,也就本著遲報名(又遲了)的情況,找來主日學的負責人跟進報名事宜。
報名變得困難,除了因為報名期已過去之外,入讀年級亦同時過了!原來主日學分成初小及高小班,而高小班必須由小四開始入讀,就算Y6的Mango B 也須從小四開始完成三年的課程,才能初領聖體及領受堅振聖事。Mango Ma 在通話的過程中亦時而感到委屈,看似聽電話的人永遠不會明白為何她一直也沒有入讀教區/教會學校;就讀國際學校的她究竟對中文的聆聽及閱讀理解能否應付主日學的學習;為何她從沒有上主日學等等,每一個跟我通電話的人對Mango Ma 的質疑,都總令人感到不是味兒。
街外人也就放輕鬆點吧!那回到家又是另一場戰役……
Mango B 從來沒有參加過主日學,對於新事物,她一向都會先表達抗拒,再經一輪功夫才有機會不情願地初出讓步。正所謂醜婦終須見家翁,Mango Ma 經過多輪電話溝通而成功報名後,仍需將新學年參加主日學的事向 Mango B 呈請。正如 Mango Ma 所料,Mango B 十分抗拒,一來主日學佔用了她珍貴的星期日的早上,她將沒有機會可以隨心所欲地決定何時起床,亦扣減了玩樂的時間;二來 Mango B 並不喜歡上課,就連每天上學也不大情願,何況是她眼中又沉悶又無謂的主日學呢;三來她身邊的好友全都沒有信仰,也就沒有人需要跟她一樣要上主日學。種種原因之下,Mango B 以一副“你要我上咁我咪上囉”的姿態,被迫接受這件事。
Mango Ba & Ma 其實很不希望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我們都清楚知道,信仰不宜逼迫,免得有反效果。同時,我們又不甘心,明明我倆都有同一信仰,亦從中有所得著,加上 Mango B 亦已接受嬰兒領洗,為何不讓她了解這信仰究竟是甚麼一回事便放棄。最後我們來了一趟假民主,著 Mango B 自行決定先試四、六、或八堂,體驗過後如果覺得太難接受,便不再參加,待中學階段才從長計議。如是者,乖巧的 Mango B 選了試讀四堂,Mango Ba & Ma 也就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開展這趟旅程。
首兩堂,Mango Ba & Ma 盡量配合 Mango B 的心情,陪伴及接送當然不少得,唯她每一節課堂後呆板的樣子都令人感到絕望。我們雖然每堂都準時出席,她亦能好簡單講述課堂提及過的聖經故事或內容,但好明顯她像受苦一樣,既不明白亦不享受,尤其是這種 chalk and talk 的沉悶教學模式。如是者來到第三節課,Mango Ma 如常接送 Mango B,當天每位小朋友各自製作念珠,總算活動教學吧!Mango Ma 一心以為 Mango B 就算不能樂在其中,至少也能覺得時間沒有之前咁難過,怎料下課後的對話卻令忍耐多時的 Mango Ma 發怒了!接過 Mango B 後,Mango Ma 如常查問 Mango B 當日所學,怎料 Mango B 甚麼都講不出,甚至態度惡劣,同時又怪責老師“都唔知佢講咩”。Mango Ma 實在忍無可忍,炮轟 Mango B,責怪她只敷衍出席課堂,沒有用心學習,更將自己的壞心情發洩在身邊疼錫她的人身上。Mango Ma 清楚表達要求,不只是physically present,要用心聆聽才算認真完成協議中的四節課。
第四節課後,Mango Ma 向 Mango B 釋出善意,讓 Mango B 有兩個選擇:1)不再繼續上主日學,Mango Ma 會代辦退學手續,Mango Ba & Ma 答應樂意接受及尊重她的決定。2)Mango B 繼續上課,直至完成上學期才再作檢視,共八節課。Mango Ma 要求 Mango B 當日做決定,免得拖延決定而引發其他問題。如是者,Mango B 得悉自己眼前的選擇,卻未能不定決心,Mango Ma 不厭其煩地每隔一兩小時便查問 Mango B 的想法,Mango B 每次均表示未能決定。
一直延至當天晚上睡前刷牙後,Mango B 拖無可拖,最終遺下一句:“Fine, I'll g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