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消失的 Y3(下)

Happy trouble,真係「無啦啦,多撻啦」。

當天下班回家,Mango Ma 立即將取錄的喜訊告知 Mango B,畢竟無論轉校與否,我們都想乘著這個機會了解 Mango B 是否達到年齡的指標,亦希望 Mango B 儲存更多正面的面試經驗,對自己更有信心。Mango B 得悉後,當然沾沾自喜,但同時間,她便即時查問:「真係去呀?幾時去呀?」Mango Ba & Ma 知道 Mango B 已長大了,不由得我們任意擺佈,所以 Mango Ma 答應 Mango B 不會私下為她做決定,而是一家人開家庭會議,共同商討及做決定。

Mango Ba & Ma 隨後立即進行資料搜集,並時刻討論、提問、比較。經過一輪批判性思考,Mango Ba & Ma 有了初步結論,便與 Mango B 陳述利弊,以及商討實際操作。經 Mango Ba & Ma 深思,分析如下:

1. 課程及教學質素
還記得 Mango Ma 當年為 Mango B 選現時就讀的學校,就是為了她的課程編排。孩子由小開始按學科學習,過程中老師會運用探究式學習的模式,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同時亦打好語文及數學根基,加上學校著重個人成長的需要,安排孩子有健教、身心健康等的課堂,非常適合 Mango B。高中階段,學校提供本國及IB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學生可以按個人的升學需要及學術能力決定接受多大程度的挑戰,實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格局。觀乎 Mango B 在校的兩三年,校長及老師都有愛心,對孩子恩威並施,亦從zoom上課觀摩到課堂的互動,Mango Ma 實在覺得教學質素不可多得。

相反,新學校由小學開始便提供IB課程,年級之間的緊扣度在乎學校課程設計的質素,相對會更考功夫。雖然新學校為大機構所營辦,質素應該「有番咁上下」,唯 Mango Ma 的朋友(在此機構工作,亦有兩孩於其他分校就讀)卻批評為主,認為課程略淺,亦欠連貫性。對於老師,他倒是欣賞的,認為新學校的老師大都有愛心,學校的氛圍不錯,師生友愛。至於中學,學校提供 IB MYP、IGCSE、IB DP 課程,相對來說較為吸引,而且學校亦有提供職業導向的 BTEC 課程,亦屬成績未如理想時的一項選擇。加上學校屬於大校,提供繁多的科目,日後選科亦較少限制。

小總結:課程及教學方面,原校似乎於小學階段較為理想,中學則各有所長。

2. 校園設施及氣氛
Mango B 現就讀的學校位處城市的中心,距離地鐵站亦只有兩分鐘路程,位處非常便利。由於中小學同處一個校園,故校園不小,除了有蓋操場及遊落場外,Mango B 最喜歡學校的草地操場及游泳池。校園只是硬件,最吸引的還是學校的校園氣氛,學校所屬的本國一向都予人輕鬆、隨性的感覺,學校亦都一樣,上學時間學校會播放輕快的流行音樂,好chill,師生之間亦很友好,學校亦提供不少機會讓不同年級的孩子互動,而且學校會製造機會讓孩子表演,例如 Mango B 都曾參加過校內的視藝作品展覽、樂器表演、聖誕話劇等。就連家長都有大型聯誼活動可以參加,例如在學校進行派對、聚會、戶外野餐等,令各持份者都非常享受學校生活。

新學校的中小學分開兩個校園,小學位處偏僻,Mango B 需要乘搭校車上學,而且校園只有兩三層,操場亦比以往小,相對不太吸引。相反,中學位處市中心,佔地面積很大,運動及教學設施豐富,除了游泳池及足球場外,亦有大大小小的特別室,設施方面應該不能挑剔了。

校園氣氛方面,朋友告知小學的校風關愛,師生關係緊密。相反,中學因師生人數眾多,校園很大,故師生相對關係不太密切,而且學生人數眾多,加上小學階段學校沒有按能力而收生,故學生的差異很大,可以是尖子,亦可以是健將,但也可以是不長進的年青人。

小總結:原校設備齊全,交通方便,校園氣氛愉快。新學校的中小學差異很大,小學像是間村落中的小學,中學卻比擬大學的環境。

3. 升讀大學
完成基本教育,兩所學校的學生大多入讀大學,不過原校的學生多數回到他們的本國,而新學校的出路較闊,英美澳加港都有,而且當中不乏名校。箇中原因大抵是因為兩所學校的升學輔導大有分別,原校與本國的關係固然密切,新校則有較廣的連結,對於外國大學不只求公開試分數而需要其他額外的資料申請入讀,升學輔導實在舉足輕重,對於未確定去向的 Mango family 自然更為吸引。

4. 學費
原校的學費屬中游,新校的性價比較高,以餘下的學年計算,兩者相差達幾十萬元。

5. 過往公開試成績
過往的 IB 考試成績雖然並不代表些甚麼,但亦是個不俗的參考。Mango B 現時就讀的學校,由於每年都有至少一半學生選擇本國課程,故 IB 學生的人數不多,相對成績的浮動性較大。參考過往的數據,學校曾有平均分高達38分的成績,但過往一年的成績又下滑至平均34分,似乎學校的成績十分取決於當年的學生質素。

相反,新學校每級有多達二百人,當中可以有十數個滿分的狀元,但平均則只有36分左右,可想而知他們的差異可以很大。由於學生人數眾多,學校的學生成績相對穩定,對家長來說較為安心。

6. 知名度及國際化度
Mango B 的原校在港創立廿多年,外界未必對它很認識,不過本國的人十分鍾情此校,學校亦為持本國護照的國民提供入學優先權,故此,原校有高達9成的外籍學生。唯學校參考南半球的時間表,每年一月開學,與全港本地及國際學校學生不同,也令不少鍾情國際學校的家長卻步。

新學校為大集團的一員,學校以性價比高見稱,由於學校網絡分佈港九新界,故知名度相對較高。加上直屬中學建於十九世紀,是本港數一數二歷史悠久的國際學校。加上學校主張學生發揮個人所長,成就不少運動健將、音樂達人、狀元等不同領域的成就,故學校有不少知名的畢業生,令學校更受港人歡迎。唯學校只有約七成持外國護照的學生,當中有不少是持雙重國籍的人,故校園明顯不似原校般國際化。

7. 年級
由於學制上的差別,Mango B 在原校是「大B」,比起班上的小朋友年紀略大,而且就讀的年級比正常落後半個學年,如日後算讀大學,甚至可能要調節入學時間而令到 Mango B 共遲一年入學。為此,Mango Ma 一直都打算待 Mango B 升讀中學時透過轉制來解決此問題。誰知這個問題竟然迎刃而解,如果 Mango B 轉校,就會插班入讀 Y3,並於下學年升讀 Y4,即本地小學的三年級,與她的年齡相符。

Mango family 情意上實在喜歡原校,但衡量過實際上的差異,大致上我們覺得 Mango B 沒有急切性需要離開原校,甚至我們其實覺得原校的小學階段稍勝一籌。但小學只有多兩三年時間,然後就要籌謀中學的六七年。考慮到新學校的中學部明顯較有優勢,而不久的將來又要重新投考,加上屆時競爭會更激烈(因為報讀的包括了不同小學背景的孩子,當中不乏自少操練學習的本地生),為 Mango B 來說,接受這次的機會所損失的比起日後再申請的困難似乎來得更容易處理。

有了轉校的大方向,Mango Ba & Ma 便開始了解 Mango B 的意願。我們分別透過網上片段及親身考察,讓 Mango B 認識新學校及其校園,亦向她講解我們所搜集到的資料。

Mango Ma 一直擔心為 Mango B 做錯決定,故一直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了解 Mango B 的想法。Mango Ma:「你想去叻d既學校,定係想去一般叻既學校,定係唔駛咁叻既學校呀?不過叻既學校要努力d辛苦d,一般叻既就唔駛咁努力咁辛苦,而唔駛咁叻既學校就唔駛努力咁滯。」Mango B 說:「想去間叻d既學校,想學多d野。」Mango B 有向好的心意,縱然她未必很聰明,亦不見得很勤力,但 Mango Ba & Ma 也希望能為她提供一個有充裕機會的學習環境。

Mango B 並不抗拒轉讀新學校,但又不捨得原校的老師、朋友及校園生活,始終四月下旬開學後兩星期再於五月到新學校插班實在倉促,故 Mango B 選了一個時間上較中庸的做法:四月下旬開學時,Mango B 將會於原校就讀,直至學期於六月下旬終結,而暑假過後的八月下旬,Mango B 則會到新學校開展新生活,那她既可以在原校多留一段時間,亦能接受這個入學機會。這個安排最大的代價是 Mango family 仍需繳付 Mango B 於新學校之五及六弓的學費,然後再向她 Y3 的班主任請假兩個月,待新學年時直接入讀 Y4。由此一來,Mango B 由原校讀了半年的 Y2,遙升到新學年新學制的 Y4,Y3 就此在她的人生中消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